浮生若梦,不如喫茶听戏去!

   2023-06-30 茶道CN闻彦2900
核心提示:“应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”她说:“再忙也要有一个安放心灵的空间”。 伏雲空间,因此而生。为安住自己的心,为温存心中所爱
“应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”

她说:“再忙也要有一个安放心灵的空间”。

伏雲空间,因此而生。

为安住自己的心,

为温存心中所爱,

有茶、有乐、有戏。

三两好友于此共饮,

可抵十年尘梦。



茶香妙音,所爱归一处

伏雲空间,深隐于福州市中心一个“老破旧”的社区里。一层的单元房经过主理人的改造,成为一处古香古色的茶空间。绿窗小景,花草疏朗,暗香浮动,惬意至极,细节之处见用心。



身着素色纱裙,有着古典气质的女子轻轻弹起琵琶,令人惊艳。琴声优美婉转,如一股清泉般流淌到心灵深处。她就是主理人梦莎,一位民乐演奏者。

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”回忆起与民乐的缘分,梦莎说:“十多岁的时候,我跟随父母从江西来到福州生活,偶然听到了一曲《琵琶语》,当下便被深深吸引,找到省艺校最好的老师拜师学艺。自那以后,民乐便没有离开过我的生活。”



一曲《牡丹亭》传唱四百多年,成为中国浪漫主义的经典。说来也巧,梦莎的出生地正是《牡丹亭》作者汤显祖的老家江西抚州。

这里才子济济,走出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两位——王安石和曾巩,还诞生了被誉为“神童”的宋代诗人晏殊。受到人文底蕴的熏陶,梦莎的骨子里也流露出一股“至情至性”的味道。



从2009年开始,梦莎就作为福州第一支中西结合女子乐坊的“妙音乐坊”主创人之一,与身边80、90后的民乐演奏者,活跃于演唱会、公益演出、节日晚会、文旅推介会等各种场合,只为用她们的方式展现中国传统的音乐精粹。

琵琶、笛子、古筝、二胡、扬琴……乐坊成员们身着一袭汉服,演奏各自擅长的民族乐器。她们都有着各自的职业,因为喜欢传统民乐凑在一块。





因为生活轨迹变动,妙音乐坊人来人往,更新迭代一百多人,梦莎便扛起了队长的重任,承接、组织着各种民乐演出奔波于全国各地。为了增加民乐的多样性,她还特地去湖北学习编钟演奏,到北京学习箜篌弹奏,甚至搬回了一组编钟到福州编排新的乐曲。

梦莎深知,身边喜欢民乐的人并不多,但她对所热爱的事物依然倾注深情与坚持,为其留守一方心中的秘境。伏雲空间,平时也是乐手常聚排练之所,如今的演奏,将流行音乐元素加入编曲,还逐渐融入茶道、花道、香道、吟唱、西方乐器等内容,展示新民乐演绎方式。





伏雲安住,如是降伏其心

交谈期间,梦莎缓缓烧水,冲泡起她最爱的老白茶。“茶和民乐都是传统文化,大约从2017年开始,我与茶的交集越来越多。喝的多了就慢慢喜欢上了。”

梦莎说,建造伏雲,也是为了有个自己的私人会客厅,安放心中所爱,喝茶能够尽兴。“应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”,应当像这样去安住,去降伏自己的心。





环顾四周,发现梦莎的审美品位不同流俗,别具一格。心中所爱,除了宝贝的乐器,还有数不胜数的老茶器、老家具、老摆件,连砖石、木头都是实打实的有历史年头的老物,少则几十年,多则几百年。它们不像是摆在地上、案头、茶桌上的,像是原本生长在这空间里的。





她说:“我打小住在深宅大院,在有千年历史的棠阴古镇上学,对这些老的东西情有独钟,它们有一种宁静而安逸的生活气息,也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传承。”

所以在伏雲里面,有老宅门、有门槛、有石板、有房梁、有顶梁柱。空间被一种老宅的幽寂所包围,仿佛这里是个独立的时空,女主人把心头所好都藏在这里,只给有缘人看。



一泡2009年的老寿眉,与女主人出道年份一致,褐色的茶叶亦是“变旧”的彩色,汤色橙红而清澈。被桌上的壶承吸引着移不开眼.

梦莎便介绍它的来历:“这个茶盘是民国老物件改造的,原本是一块上了红漆的玻璃作为底座,我刮去了漆,洗出了黄铜,再换了一块老绣花布镶了进去。”不得不佩服,艺术的细胞源自骨子里的沉淀与素养,没有触角的人,依葫芦画瓢也不一定学得会。





伏雲,是安得住心的。这里的老物件承载着一段过往,代表着一种深情,有生命,有沉淀,让人看着特亲切,特舒服。

“我对旧物,博爱而情深。”话语间,梦莎点燃了一支香,插于案头的一座明代塑像旁,这里的气息,似那陈香拂弦,淡淡的,却余韵依旧。





喝茶听戏,移步不换形

因为茶、因为民乐,梦莎也结识了许多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人。在一场茶会中,梦莎与林特相识。林特回忆说:“当时我非常惊讶,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孩儿对古典器乐如此坚持。当下就有一见如故的感觉。”之后,两人逐渐成为挚友。



林特12岁的时候,就被父母送进福州闽剧班。接触闽剧的20多年时间里,对闽剧的情感早已从“学一技傍身”到爱得深沉。在中国戏曲学院深造的时候,林特也学习了京剧、昆曲等其他戏曲。

2016年底,林特与两位青梅竹马的同学兼好友——林隽永和陈菲,一起创立了“儒林有戲”戏曲工作坊。



“儒林有戲”三位创始人与梦莎

“儒林”起源于明万历年间,闽剧创始人曹学佺在福州成立最初的班社“儒林班”。这是士大夫的家班,上演的都是“文人戏”,这种“文雅”干净、纯粹,没有一丝市侩气息,取名“儒林有戲”也是闽剧“铁三角”对回归儒者本色风格的追求。

他们曾于福州历史街区朱紫坊集贤宾的工作室里排戏、走戏、说戏、演戏。夜晚凉风徐徐,光影熙攘而上,于深巷里的茶空间搭起一方戏台,邀请戏曲爱好者在厅堂、庭院落座,“沉浸式”饮清茶,赏戏曲。







伏雲里喝茶听戏左上:林隽永、陈菲左下/右:林特

“2022年伏雲空间刚呈现出来的时候,于喝茶谈笑间,我和梦莎一拍即合,决定举行一个边喝茶边听戏的有趣茶会。”喝茶听戏,就是这样“玩转”起来的。

伏雲空间不算大,但氛围非常适合听戏。而传统闽剧需要舞台施展,肢体动作带出唱腔,如何将其搬到狭小的空间里?于是林特发明了“移小步不换大形”的演绎形式,摘去话筒,站在人群中清唱,拉近与观众的距离,带来沉浸式的听戏体验。







茶会上,“儒林有戲”演绎了昆曲《牡丹亭·游园惊梦》、闽剧《荔枝换绛桃》、黄梅戏《牛郎织女》,茶友们身临其境,体验了一次时空与文化的双重“穿越”。

“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喜欢古典戏曲,而我通过说戏,让不懂福州话的人也可以有代入感。”林特很在意和听戏者进行互动连接,比如会设置诗歌朗诵、互换茶品等小节目让大家能够快速放松“入戏”。观众学一段唱腔,学一个身段,也乐在其中。





一壶清茶,喝到凉却。一出好戏,看到落幕。

茶、器、戏、乐,与贯通古今茶空间美学,让我们得以在轻松诗意的氛围里获得精神共鸣。在这里,只谈热爱,不谈悲喜,喝茶听曲,不争朝夕。

END 文字/摄影/排辑:陈闻彦(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审核:吴少宇、杨巍更多精彩阅读:高考填志愿,千万别报茶学?!茶包装“新国标”让茶企坐不住了?不看“脸”,还可以看啥?九十九岁的人生,一辈子的茶,那个叫黄永玉的“野茶客”走了!伤胃,毁茶?老茶人“嫌弃”的冷泡茶还能喝吗?武夷老丛水仙哪里“挖”?就去这些山场!


以茶会友加客服微信

关于版权: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。
 
标签: 茶道CN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新闻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资讯
点击排行